06/1997這是我們第一次全家在歐洲租車旅遊, 由於老爺在德國唸了7年的書, 把歐洲全跑遍, 所以在計劃遊歐10多天的行程中, 我們只訂了6天的旅館, 因為他說到處都有旅館. 1997雖然有網路, 不過旅館, 車子和機票都是請旅行社訂的. 我們就在Andrea的畢業典禮(8年級)後直奔機場. 一個8年級拿照相機, 一個4年級拿攝影機, 今天把照片拿出來, 真是慘不忍賭. 以下全憑不可靠的記憶, 路線也隨性的到處跑.
慕尼黑 München,Germany {A}(3 nights)
慕尼黑新市政廳的鐘樓和聖母教堂Frauenkirche是不能錯過的, 也是慕尼黑的地標. 我們去的年代還在用馬克, 到處都要用一馬克來上廁所是我覺得最過份的. 在市政廳旁的餐廳端上來的pizza, Stephen說那不是pizza, 只好找美式的麥當勞. 回到美國感激麥當勞感激的買了它的股票, 讓兩個小朋友沒挨餓. 早餐都是冷麵包+冷火腿+冷氣死, 到最後他們都不願吃.
歐洲對兩個小朋友還是新鮮的, 我們特別帶他們去Deutsches Museum. 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有50個科學技術領域的大約28,000件展品. http://www.deutsches-museum.de/ 在那裡幾乎一整天.
到德國不能錯過的就是啤酒館了. 第一個晚上, 和我家老爺一起去, 點了德國豬腳和啤酒(我還記得啤酒是10馬克). 德國豬腳的味道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絕對是我吃過最棒的). 裡面有人唱歌跳舞奏樂, 氣氛很難形容, 很溫馨, 很熱鬧. 如果你只有幾個小時在慕尼黑, 這裡絕對是首選. 第二天晚上就帶著兩位小朋友來, 跟我們坐同桌的是北歐來的人. 宮廷釀酒屋(Hofbräuhaus am Platzl)是德國慕尼黑的一個釀酒廠. http://www.hofbraeuhaus.de/en/index_en.html
完全沒印象這是那裡
離開München, 經過Garmisch-Partenkirchen{B}, 在Oberammergau{C} 繞一繞, 每一家都在賣聖誕節的飾品. 村內的很多民居建築的外墻面裝飾有彩色的是壁畫, 成爲當地著名景觀. 上阿瑪高(Oberammergau)以演出耶酥受難劇而聞名. 中世紀時黑死病席捲整個歐洲, 小鎮也死了許多的人, 為了脫離黑死病的威脅, 小鎮的居民虔誠地祈求, 並允諾每十年演出一場Play of the Suffering and Death of Our Lord (基督受難劇) 來榮耀耶穌的恩典. 戲演出後, 小鎮居民果然安然的躲過黑死病的威脅, 於是這戲劇每隔十年就大規模的上演一次, 成了當地一項傳統. 今年就是演出年!
林德霍夫宫Schloss Linderhof 就在Oberammergau附近, 是King Ludwing II在世唯一完工的皇宮.
雖然這個皇宮比凡爾賽宮小了很多, 但是裡面可以看到一些凡爾賽宮的影子.
搞不清是那個宮(我家老爺說是Wies的教堂)
這也屬於不記得的地方(我家老爺說是Wies的教堂)
巴伐利亞最美麗的Wies{D}的教堂裡(postcard)
再來就是Fussen{E}附近的新天鵝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 聳立在群山森林之中就是這個美麗又夢幻的新天鵝堡
Schloss Neuschwanstein from postcard
新天鵝堡的誕生據說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二世在觀賞了歌劇天鵝騎士後, 天鵝騎士變成了整座城堡的概念. 城堡建造費時十七年, 至今仍有部分房間未完成, 其中歌者大廳, 完全是為了演出歌劇大師華格納(聽他的歌劇要非常有耐心)的作品所建立. 可惜華格納未曾到此演出歌劇.
在路邊由遠處觀看或是從遠處的馬莉安橋或者登上泰格爾貝克山來瞭望新天鵝堡是最美的.
我們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不知名地方住了一夜, 早餐還是一樣冷麵包+冷火腿+冷氣死, 我們每個人花了一馬克點了一個水煮蛋, 熱熱的敲敲蛋加點鹽和胡椒.
再來就是Herrenchiemsee{F}, 到了Herrenchiemsee會有點錯亂, 以為到了凡爾賽宮, 幾乎是照抄的.
皇帝的寢宮
Great Gallery of Mirrors像不像凡爾賽宮的The Hall of Mirrors?
Herrenchiemsee像一場盛宴, 看的眼花撩亂. 由於今晚要住Salzberg(2 nights), 也不得不離開了. 越過邊界到了Salzberg{G}, 奧地利給我的感覺不是很和善, 不過Salzberg的美是不用說了, 由其是夜景, 不過這是個不好停車也到處塞車的城市. 暑假就不用來擠了, 旅館讓來聽音樂會的人住滿了.
第二天我們兵分兩路, 我跟Andrea參加Sound of Music的團, Stephen和老爺走遍博物館.
特別介紹一下Hellbrunn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llbrunn_Palace 這是個愛惡作劇的紅衣主教蓋的房子, 裡面有很多惡作劇的機關.
當主教請吃飯, 吃到一半, 賓客的褲子都濕了, 唯獨主教的位子是乾的. 準備一套衣服, 免得濕漉漉的出來.
我們出了Salzberg往回走從德國再進入奧地利, Swarovski Kristallwelten strasse{H} Swarovski的博物館裡面都是亮晶晶的, 讓我們家的兩位小朋友都興奮起來, 買了禮物要回來送人.
這裡的廁所讓我認為是世界最美的公共廁所(免費). 另一個值得參觀的廁所是New York 5th Ave.的Tiffany. 如果你買了東西(真是貴)上到二樓, 別忘了去它的廁所, 很大(應該比Stephen的房間還大12'x14')很莊重的漂亮.
照片照的不好, 寶藍色的燈光+乾淨又現代化的設計, 別忘了到此一遊!
晚上到了Innsbruck{I}, Innsbruck是個滑雪勝地, 當然沒有六月雪, Check in之後卻找不到餐廳, 每個餐廳都客滿, 開到山下才找到麥當勞(再次感謝麥當勞), 另人驚訝得是在這裡買了兩杯啤酒.
第二天經過Liechtenstein{J}, Liechtenstein的GDP高達六萬歐元, 是個以阿爾卑斯山美麗風光和避稅天堂而著稱的小國.
我們隨性的走, 到了盧森Luzern{K} (2 nights)已經是快六點了. 問了很多人之後才找到火車站地下室的遊客中心(六點下班)找了家不錯的旅館(從此Andrea和Stephen對旅館非常堅持, 六點一定要知道要住那家旅館~~被嚇了), 吃了頓一家四口都非常滿意的晚餐(近200法郎).
一隻受傷的石獅子躺在山壁石穴中的景象, 就是在獅子廣場的景點. 石獅子是為了紀念擔任傭兵的瑞士軍人所建立的. 瑞士軍人擔任歐洲國家的傭兵賺取金錢, 一些瑞士軍人擔任了法國國王的護衛. 法國大革命時, 為了保護法王路易十六壯烈犧牲. 為了紀念這群忠誠的傭兵, 法國贈送這個石壁雕刻給瑞士以茲感謝. 另外在葡萄酒廣場上的壁畫是耶穌將水變成酒的情節.
盧森的卡貝爾橋橫跨路易斯河, 橋上共有兩個轉折點, 橋的正中央有一八角形樓塔. 橋上的木製天頂, 畫有許多有關盧森的歷史圖畫.
我們坐船到要上去Pilatus的車站, (我家老爺沒跟來)我跟Andrea討論很久, 這是最後一班火車(下午一點), 我們不確定上面會不會冷, 很多不確定加起來(霧一直跑下來), 司機老大等我們很久, 我們決定跟他說抱歉, 不要冒險上去(遺憾到現在), 在火車站買了一些牛鈴(南德和瑞士到處都是牛), 再坐火車回去Luzern.
沒去的Pilatus.
出了Luzern經過Basel, 我們決定進去法國, 讓我們家剛拿法文首獎的小姐發揮一下法文. 我們真是想太多了, 從Strasbourg{L}差一點回不到德國.
回到德國, 到Baden-Baden{M} 巴登-巴登, 巴登-巴登是療養及SPA的勝地, 18世紀稱巴登-巴登為歐洲的夏季首都. 這裡的溫泉水也是用喝的. 這是可以優閒的到處逛和午餐的好地方.
到了海德堡 Heidelberg{N} (2 nights)又是夜幕低垂找旅館的時候, 找旅館她/他會問你要多少錢的旅館, 價錢越高越好找, 今天是175馬克的旅館, 離old town很近或是在old town裡.
海德堡依山傍水, 山上的城堡讓這裡像是童話故事一樣夢幻, 羅馬人也曾到此建築碉堡, 不過如今遺留下的只剩十八世紀的巴洛克式建築. 來到海德堡當然要參觀最有名的海德堡城堡, 海德堡城堡屬於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 現在已成為餐廳, 音樂廳和劇院. 城門左邊的哥德館是城堡中最古老的建築, 城堡的地窖中, 有著名的海德堡大酒桶. 奧圖亨利廂房整合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建築風格, 已改建成德國醫藥博物館.
我家老爺在德國時期, 一位朋友帶妻修業, 我家老爺常不遠千里來吃飯.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滿街遊客, 每家店卻不開門. 而一家在門前吆喝的巴勒斯坦或是土耳其人, 用日語, 國語跟我們打招呼, 我們說是台灣來的, 他馬上改用台語.
from postcard
羅滕堡{O} Rothenburg ob der Tauber, Rothenburg ob der Tauber俯瞰陶伯河的紅色城堡, 城內房子屋頂大多暗紅色. 主要建築有市集廣場, 聖喬治屠龍雕像噴水池, 博物館, 古城牆和護城河.
Frankfurt {P} (1 night), Frankfurt是我們在德國的最後一夜, 在旅館旁的土耳其餐廳吃完一頓大家都滿意的餐廳, 兩個小朋友再也不願出門了. 歐洲旅館大多是兩人一房, 所以大多是他們兩個人一間, 他們太喜歡沒人囉嗦的房間. 我和老爺就開車去Frankfurt繞了一圈看夜景. 原本計劃要帶一雙兒女去他的母校RWTH Aachen University參觀, 也來不及了.
這時Andrea 14歲, Stephen 10歲, Andrea或許可以欣賞歐洲的文化, 但是Stephen確是無法理解歐洲不如美國的文明, 像他們不喜歡上廁所要付錢, 汽水好小氣, .... 到2008 Stephen 和Sean到英法自由行, 不知他們是否能欣賞歐洲的文化?